电子发烧友网综合报道
近日,中国领衔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通过由中国主导的全球器国《电力储能用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立项。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中国在新型储能技术领域的储能超级话语权进一步提升,也为全球电力储能系统的电容规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依据。
该提案由中国华能西安热工研究院专家牵头,际标得到了德国、准立日本、中国领衔芬兰等国的全球器国大力支持,是储能超级全球首个应用于电力储能领域的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储能元件,电容具有功率密度高、际标充放电速度快(秒级响应)、准立循环寿命长达百万次以上等特性,中国领衔尤其适用于短时高频次充放电场景。全球器国
与传统的储能超级锂离子电池相比,超级电容器在功率输出和寿命方面优势显著,但其能量密度较低,因此过去主要应用于工业设备、轨道交通等领域。随着电力系统对灵活性调节需求的激增,超级电容器在电网调频、电压支撑等场景的潜力逐渐显现。
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已取得显著成果。全球首个5MW超级电容火储调频示范项目于2021年在广东投运,通过超级电容器与火电厂机组的协同,使机组调频性能提升40%以上;随后建成的16MW全超级电容储能调频项目,则进一步验证了其在复杂电网环境下的规模化应用可行性。这些实践为国际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国际标准的立项,不仅是对技术的认可,更是中国储能产业链实力的综合体现。从材料研发、器件制造到系统集成,中国已在超级电容器领域形成完整闭环。
例如,国内企业研发的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通过改进电极材料和电解质配方,显著提升了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在系统层面,基于超级电容器的模块化设计,可灵活适配从千瓦级到兆瓦级的多种场景需求。
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全球储能用超级电容器装机容量已突破1GW,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5-10GW,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
尤其在新型电力系统中,超级电容器将与抽水蓄能、锂电池储能形成互补,共同支撑“双碳”目标的实现。中国凭借技术先发优势和规模化应用经验,有望在这一万亿级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此次国际标准立项,是中国新能源产业从跟跑转向领跑的缩影。过去十年,中国在风电、光伏、锂电池等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逐步建立起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然而,在部分细分领域,国际标准长期由欧美日主导,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布局面临隐性壁垒。
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的突破,为中国新能源企业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一方面,标准输出将带动国产超级电容器产品的出口,提升国际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通过参与规则制定,中国企业可提前布局下一代储能技术研发,抢占技术制高点。例如,结合氢能、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超级电容器有望在综合能源系统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小结
未来,随着超级电容器在电网调频、微电网、电动汽车等场景的广泛应用,其标准化进程将持续加速。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持续创新,或将催生更多中国方案,为全球能源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评论列表
就喜欢寓工作于旅游!日前《羊蹄山之魂》开发团队分享了前往日本北海道取材之旅,是的,快乐取材才能做出好游戏。·Sucker Punch工作室工作室之前在开发《对马岛之魂》时,就多次前往对马岛实地取材,游
2025-08-25 15:01ze: 14px; line-height: 28px;">《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09日 第 01 版)本报北京10月8日电 记者陆娅楠)国家统计局8日发布的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2025-08-25 14:42中新经纬2月20日电 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45%,5年期以上LPR为3.95%。央行网站截图今年1月,1年期L
2025-08-25 13:46ze: 14px; line-height: 28px;">本报北京8月31日电记者张翼)国家统计局8月31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以2014年为100)为598.8,比上年增
2025-08-25 13:30